鐵腕護江,關停、搬遷化工廠,長江“化工帶”深陷轉型陣痛-山東錦沅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化工圍江”造成的環境問題長期困擾著長江流域。長江經濟帶沿線多個省市正采取“關停并轉搬”等多種措施鐵腕護江,一些化工企業也不斷增加環保投入,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但在轉型過程中,化工企業和化工園區普遍面臨歷史欠賬多、治理水平不高、手段不足以及資金、人力、技術投入短缺等問題,亟待探索綠色循環治理模式,突破資金、技術和管理難題。 錨定綠色發展 各地鐵腕治“化” 在長江流域,化工產業星羅棋布,密集區不斷向上游、支流拓展。近些年,隨著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沿江各省市紛紛下大力氣布局化工帶的轉型。 戳我試試 出于運輸成本、取水、環境承載力等多方面考慮,我國化工企業多沿江、臨海布局。40多萬家化工企業,化工產量約占全國46%,干線港口危險化學品年吞吐量逐年攀升……目前,處于長江上游的宜昌、長壽、萬州、涪陵等地相繼建成化工園區,加上位于長江中下游的南京、儀征、安慶、九江、武漢、岳陽等地是我國傳統石化產業聚集區,長江岸線成了“石化走廊”。 為了破局“化工圍江”、治好“長江病痛”,多地紛紛展開長江經濟帶化工污染整治工作。
從湖南株洲市高新區經石峰大橋過湘江,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塊平整的土地,一座座新型的廠房……那是曾經聚集數百家冶煉、化工廠的清水塘老工業基地,一度是全國工業污染重地。2017年初,株洲吹響了清水塘搬遷改造攻堅的號角,去年底,最后一座運行中的冶煉爐停爐,清水塘老工業區261家企業的工業產能全面關停退出。如今,這里不斷“變綠”,煥發生機與活力。 搬遷涉及2萬余名職工,影響工業年產值兩百多億元,需要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刮骨療毒的勇氣。 “化工大省”江蘇將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作為壓倒性任務,大力推進化工企業“四個一批”專項行動。2017年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48萬件,處罰金額9.6億元;立案偵辦環境污染犯罪案件53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217名。 江蘇還明確規定,嚴禁在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新建布局化工園區和化工企業。對距離長江干流、重要支流岸線1公里范圍內污水不能穩定達標排放,污水處理設施尚未建設、配套不完善、運行不正常以及利用暗管偷排、滲井、滲坑等方式排放污水的化工企業,依法責令停產,限期搬離原址,進入合規園區,整頓改造后仍不能達到要求的,依法責令關閉。 戳我試試 湖北計劃2020年12月31日前完成沿江1公里范圍內化工企業關改搬轉。據湖北省環保廳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湖北省各地環保部門共立案2134件,已實施行政處罰案件1527件,罰款金額約1.26億元。 產業依賴深 歷史欠賬多 “化工圍江”問題由來已久,一些重化工基地歷史欠賬多、產業依賴深,化工產業綠色轉型也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戳我試試 岳陽市云溪區地處湖南省東北部,有著27.28公里的長江黃金岸線,因工業而設區。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中石化長嶺煉化、巴陵石化的落戶,圍繞著兩大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一大批化工企業進駐云溪,一度吸納200余家化工企業,是名副其實的“化工區”。 不過,由于發展方式粗放,環保意識淡薄,三四十年的“化工獨大”、高密度的生豬養殖等問題使云溪區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以致于農民賣出生豬后,要靠買桶裝水解決安全飲水問題,而城區部分常住人口往往在睡夢中被化工氣味嗆醒。 位于村部前坪的化工廢料處理拖了十幾年,遲遲得不到解決,當地村民意見較大。雖然區政府與化工企業明確了責任清單,由企業進行清理,但企業答復稱長時間在“走程序”。
“長時間不注重環保,使得云溪區除了累積存量污染外,還有其他工業‘三廢’問題,以及農業污染和城鎮居民生活污染!痹葡獏^區委書記張中于說,云溪區素有“水鄉澤國”的美譽,如今部分水體卻遭到嚴重污染,有些已基本喪失了水體功能,城鎮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等問題也很突出。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江蘇省泰州市下轄的泰興市。去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對泰興市進行“回頭看”時,發現兩年前交辦處置的一處化工肥料填埋點的大量化工廢料,絲毫未處理就宣布完成整改,另一處污泥堆放點不減反增,從2萬多噸增至約4萬噸。 戳我試試 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該填埋點是上世紀90年代園區啟動建設時,為修筑防洪大堤取土而形成的溝塘。在1992年至2005年間,當地一些企業和個人將化工廢料、建筑和生活垃圾堆放掩埋至此,以后漸漸演變成“垃圾填埋場”!澳菚r沒有工業廢棄物管理規范,垃圾焚燒廠等環保配套設施幾乎為空白,管委會的環保部門也是很晚才成立”。 化工產業是泰興市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以小化工、小電鍍、小鋼鐵為代表的“草根產業”對地方發展和就業作出過貢獻。根據石化行業機構的統計,泰興化工園區在經濟總量、利潤總額和單位面積產值上位居地市前列。地方干部們反思認為,正是對化工行業的高度依賴導致歷史欠賬多,環保處置和產業轉型面臨困難。 治理投入不足 環保力量薄弱 除了歷史原因,治理資金不足、水平不高、環保執法人手緊張等因素也掣肘沿江化工帶轉型。 治理水平不高,技術手段欠缺;な歉哔Y本高技術密集型產業,而且易燃易爆,保障體系較為復雜!爱斍盎鶎痈扇簩Νh境整治的思想認識已提升了一個高度,但很多基層干部向我們反映,治理時苦于缺乏專業知識和技術支持!蔽錆h市環保局副局長任憲友說,化工行業產品多、工藝復雜,企業有各自不同的污染因子,日益嚴格的環保標準對技術工藝要求不斷提高。
資金投入大,地方政府融資渠道窄。多地環保部門反映,環保治理的資金投入較大。以泰興市此次填埋的廢料為例,經初步預算,4萬噸污泥處理需要6.5億元,另一填埋點的化工廢料處理費用預計需要3億元。短時間內要拿出這么多處置費用,地方政府面臨較大壓力。 現有環保力量薄弱,“一邊費力治理、一邊偷排直排”的現象依然存在。云溪區環保局在崗人員18名,真正能用在執法上的只有6人,而當地化工企業有80余家,還不包括農村檢查。
去年11月,生態環境部通報了一例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案例——湖北鄂州葛店開發區多家醫藥、化工企業環境管理粗放,臭氣污染嚴重等問題。這一問題與地方環保力量薄弱不無關系。鄂州市環保局一位負責人說:“現在最大的困難是環保干部特別是專業干部奇缺,葛店開發區環保局6名干部只有個別學環保專業,卻要監管200多家企業,天天擔心管不住出問題。” “環保部門被追責的人數逐年上升,去年我市環保部門有4位人員辭職,主要原因還是工作壓力大,有時做得越多越容易受到問責,不免會挫傷一部分干事人員的積極性!苯K某縣級市環保局工作人員說更多有關氯化鎂的相關內容請訪問我們的網址:www.awqmwke.cn